根据2016年中国疾控中心、中华医学会等联合发布的糖尿病防控专家共识,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,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9.7%,患者人数近1个亿,呈快速增长趋势。
导致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广泛流行,糖尿病可防可控,关键在于早防早治,可以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。
糖尿病共有三种类型。了解每种的特性,并学习有哪些饮食禁忌并加以控制。
1型糖尿病
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,这是因为它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,占糖尿病的10%以下。1型糖尿病是依赖胰岛素治疗的,也就是说病友从发病开始就需使用胰岛素治疗,并且终身使用。原因在于1型糖尿病病友体内胰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已经彻底损坏,从而完全失去了产生胰岛素的功能。在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的情况下,就会引起血糖水平持续升高,出现糖尿病。
饮食注意事项
一、禁止吃含糖量高的食物。因为葡萄糖、蔗糖、消化吸收快,食用后将使血糖升高;也少吃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,如白薯、土豆、藕等,最好也不要饮酒。
二、多吃高纤维食物。可以促进机体的糖代谢,如玉米、小麦、白菜,豆类制品;含糖低的蔬菜,如韭菜、西葫芦、冬瓜、南瓜、青菜、青椒、茄子,而西红柿含糖量低,既可做蔬菜又可做水果可以多吃;多吃含钙的食物,缺钙能促使糖尿病人的病情加重,如虾皮、海带、排骨、芝麻酱、黄豆、牛奶等。
三、多吃富含硒、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食物。如鱼、香菇、芝麻、大蒜、芥菜等,它们能降低血糖、改善糖尿病症状;富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食物,补足这两种元素有利于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进程,对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的病变,肾病有利。如鱼、奶、白菜、豆类以及青菜、芥菜、甘蓝、鲜枣等。
四、多食蒜。蒜可预防肠炎、痢疾等暑期的肠道疾病,也有降糖的作用,用蒜瓣浸醋效果更好,即用老陈醋浸蒜瓣15天,即可服用。
2型糖尿病
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,多在35~40岁之后发病,占糖尿病患者90%以上。2型糖尿病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,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,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,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。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。但到后期仍有部分病人需要像1型糖尿病那样进行胰岛素治疗。
饮食注意事项
一、不易吃容易使血脂升高的食物如牛油、羊油、猪油、黄油、奶油、肥肉,对富含胆固醇的食物,更应特别注意,应该不用或少用,防止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。
二、不易吃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如白糖、红糖、冰糖、葡萄糖、麦芽糖、蜂蜜果汁、甜饮料、果酱、冰淇淋、甜饼干、蛋糕、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。
三、不宜饮酒,因为酒中所含的酒精不含其他营养素只供热能,每克酒精产热约7千卡(294焦),长期饮用对肝脏不利,而且易引起血清甘油三脂的升高。
四、要注意粗、细粮搭配着吃,建议吃些南瓜、燕麦片等,但要明确注意一点,不管这个东西有多好,有多么适合糖尿病人吃,都不要过量。
妊娠糖尿病
是指妇女在怀孕期间患上的糖尿病。临床数据显示大约有2~3%的女性在怀孕期间会发生糖尿病,患者在妊娠之后糖尿病自动消失。妊娠糖尿病更容易发生在肥胖和高龄产妇。有将近30%的妊娠糖尿病妇女以后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。
饮食注意事项
一、食物烹饪中避免油炸、煎、熏等方法。饮食清淡,不宜过咸过油。
二、汤以素汤为主,少食排骨、骨头汤。
三、忌动物性脂肪油(奶油、猪油、黄油等)。
四、少食多餐,控制甜食、水果及脂肪量高的食品摄入量。草莓、菠萝和猕猴桃应优先选用,香蕉、甘蔗、龙眼和葡萄等含糖量较高故不宜多吃。